這是一種微觀的鮮活——市場主體,一個被全新定義的高頻詞匯;這是一類宏觀的奇邁——市場主體,一股被重點呵護的發展力量。
倘若以“青山”喻指市場主體。那么,它所揭示的無非是這樣一個基本認知:經濟發展的根基在于市場主體,經濟發展的動力在于市場主體。因此,我們只有“留得青山”,才能“贏得未來”!
“越在關鍵時刻,越要保障物業公司的正常運轉和業主的正常生活?!睆?020年春節開始,這句話便成了湖南靚麗潔服務有限公司365名家政人的堅守。這兩年來,疫情反復,他們沒有一人退縮。
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一頭連著發展,一頭連著民生,是城市運轉和群眾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在疫情的起伏中,他們努力適應各種新變化,堅定信心,保持定力,積極轉變發展思路和經營模式,培育新的增長點,努力實現自身更大發展。
智慧農業 逆風而行
市場主體與千家萬戶的就業、收入相連,大家在保市場主體,實際上也是在保人民生活,創造更美好的生活。
▲ 年輕化、數字化、專業化,是長沙永潤食品貿易有限公司的關鍵詞。
在時代的大潮中,劉洋把農業玩得很潮,她創辦的是一家信息化的蔬菜配送公司。長沙永潤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自建線上平臺永潤優鮮、煮婦購,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的生鮮配送管理平臺,擴展銷售渠道,提高工作效率,讓新鮮、健康、安全、實惠的產品更快速地從農田到餐桌。同時,公司還開展了新媒體賣菜的業務。比如,抖音直播賣辣椒、果樹苗等,通過“線上+線下”相結合的方式幫助更多的農產品走出來。疫情期間,她組織公司青年突擊隊做志愿服務,為社區送去愛心蔬菜。在省農業農村廳的組織下,還將蔬菜送到了上海。
春暖花開之際,長沙岳麓區美食流智慧農業田園綜合體大棚里春意盎然,一排排蔬菜正綠葉舒展,旺盛生長著。這里配備了多層補光水培、錯層式立體栽培、水肥一體化等系統,實現栽培、澆水、施肥遠程控制,足不出門即可開展農事操作,2名工人就可以管理全部大棚,生產基本不受疫情影響。除了智慧種植,還有智能采摘和全程配送,長沙全程24小時送達,全國大部分省份48小時送達,每天可銷售蔬菜四五百斤。產業鏈強不強,關鍵在于科技創新足不足。
“互聯網+農業”的定位,讓越來越多的傳統農業具備了抗風險的能力,他們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產業發展,推進“產業鏈+創新鏈”深度融合。疫情之下,他們逆風而行,為農業穩產保供作出了很大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