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沙永潤食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洋。
紅網時刻記者楊艷 何青 長沙報道
企業家、創業新星、湖湘青年英才……在這層層“光環”之下,長沙永潤食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洋還是自詡為賣菜人。
“我就想當好一名賣菜人。”劉洋口中的賣菜人,并非傳統的菜品買賣。年輕化、數字化、專業化,都是她的關鍵詞。
在她的帶領下,公司在全省同行業中,實現了“三個率先”,率先由保險公司量身定制食品安全責任險,率先使用配送管理系統,率先采用智能分揀技術。公司從當初的小作坊到現在營收上億,發展合作果蔬種植基地6000多畝,為當地農戶提供500多個就業崗位。
近日,由共青團中央、農業農村部聯合評審表彰的首屆“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”名單揭曉,劉洋也在其中,“非常幸運,給我們賣菜人這樣的一個榮譽,我們必將珍惜榮譽,再接再厲,為鄉村振興注入青年活力。”
趟出新農路
談及為何走上農業這條路。劉洋說,是一個偶然。“2011年,我在湖南農業大學讀大三。一個偶然的場合,我了解到一家臺資企業正在尋找蔬菜配送方,而且該企業的蔬菜供應系統基本上都是信息化操作。”
當時,長沙的蔬菜配送,基本都是依托熟人推薦自行尋找買方與賣方。這讓劉洋看到了長沙農產品流轉市場的極大發展空間。
面對這條“新路”,她反復思考,3個月后,決定成立信息化的蔬菜配送公司。
“創業初期,可以說是一張白紙。”為了掌握客戶和市場需求,她們挨家挨戶拜訪企業,了解市場行情,學習管理經驗。為了減少差價、了解菜品,每天晚上劉洋去市場跟著采購,第二天早上完成配送,配送完后趕著去上課。
在時代的大潮中,劉洋把農業玩得很潮。為了實現互聯網+農業的長遠發展,公司自建線上平臺永潤優鮮、煮婦購,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的生鮮配送管理平臺,擴展銷售渠道,提高工作效率,讓新鮮、健康、安全、實惠的產品更快速地從農田到餐桌。
市場也逐步打開,成為九所賓館、廈門航空、三一重工等各企事業單位的食材供應商。
目前,公司已成功注冊“永潤”系列商標4件,正在申請中的商標15件。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7件,軟件著作權2項。2020年被評為長沙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。“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,能打破大家對賣菜這個行業的認知。”
團隊平均年齡僅31歲。
培養新農民
2022年,是劉洋進入農業行業的第十一個年頭。
“做新型的職業農民,有鋤頭和種子,還有技術和思想。”11年來,公司從2個人發展到目前有150多個員工。
培養專業化、懂現代技術的“新農民”,成為她一直在做的事。
以前遇到病蟲災害,只有一些老式思維和做法,更多的是盡人事聽天命。收成之后,售出方式也比較單一。現在公司會給入職員工、合作的種植大戶安排技術培訓,從科學種植到食品安全,再到生鮮蔬菜配送服務的品質,只有考核達標才能上崗。
劉洋自己也經常加班加點,負責給學員進行綠色蔬菜種植技術及食品安全管控、檢測技術等培訓。公司自建農殘檢測室,并與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湖南分公司建立第三方檢測合作,所配送產品經過自檢及第三方檢測,確保食品安全。
公司還開展了新媒體賣菜的業務,比如抖音直播賣辣椒、果樹苗等,通過線上+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更多的農產品走出來。
這支平均不到31歲的隊伍,也給了劉洋很多驚喜和思路。“農業的高質量發展,需要更多有志青年的加入。”
劉洋和團隊成員一起。當好賣菜人
干農業投資大、周期長、回報慢,雖然公司在發展過程中,遇到了不少困難,但劉洋干得越來越得勁。
“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。”劉洋看到,這些年來,各級黨委政府對“三農”工作的越來越重視。
“比如2021年初,長沙出臺助力鄉村產業人才振興的‘鄉村8條’,重點針對農業產業領軍人才、新興職業農民、鄉村技能人才、科技特派員和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才,從認定、培養、服務等多方面提出支持政策。”劉洋說,除開政策之外,政府還落到實處地給大家提供學習機會。
在長沙市團組織的推薦下,劉洋加入了長沙市農業創業者聯合會。“在這里,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,參加了長株潭農村青年‘領頭雁’助力鄉村振興產業觀摩等活動,學習到了先進的運營模式和理念。”
在當好賣菜人的過程中,劉洋也推選為長沙農村青年人才十佳“領頭雁”,被評為“湖湘青年英才”“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”。
這些都給了劉洋極大的信心,也讓她干勁更足了。“農村大有可為,是青年施展才華的大舞臺,也是歷練人生的大課堂。”
來源:紅網
作者:楊艷 何青
編輯:肖拓
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s://hn.rednet.cn/content/2022/01/26/10814242.html